【机电在线讯】龙年春节期间,各地商贸企业抓住旺销时机,以金龙贺岁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年味浓郁的促销活动。冬季服饰、金银珠宝、通讯商品、文化休闲、旅游用品等继续成为消费热点。
据商务部监测,2012年春节,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4700亿元,比2011年春节期间增长16.2%。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数据显示,服装、金银珠宝、食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7%、16.4%和16.2%。
春节走亲访友团聚相逢,餐饮消费市场火爆。以年夜饭为代表的餐饮业是“春节经济”传统的挣钱大户。据商务部统计,春节期间,天津、陕西、辽宁、山东、安徽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30.2%、23%、18.3%、18.1%和16.4%。
综合各方信息显示,春节期间,上海市452家大中型商业企业4000多家网点共实现营业额56.85亿元,平均日销8.1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春节销售比上年增长14%,增速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河南省共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252亿元,同比增长两成以上。江苏南京共拉动全市城乡居民消费63.87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百货、超市、家电、餐饮、主副食品等实现零售额41.51亿元。
交通运输业从“春节经济”分得最大的一杯羹。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12年全国春运客流量在历史上首次突破30亿人次,达到31.58亿人次。尽管人们对购票难多有微词,但无论是对航空、铁路还是汽车运输企业,“春运大餐”无疑是一桌丰盛的酒席。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就表示,“今年经济形势继续好转,经济增长幅度较高,是带动春运客流量增加的最根本原因。”
春节黄金周再次燃起公众出游的热潮,在国内旅游和消费旺盛的同时,居民出境游也持续火热。
全国假日办统计,在过去的7天长假期间,我国各地接待旅游者1.7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与往年相比,除传统的回家探亲外,更多中国人选择举家到境内外旅游目的地度假过节,其中出境旅游成为春节出游热点。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盯上了中国春运经济这块“蛋糕”,为了迎合中国龙年春节,一些中国游客旅游热点国家准备了丰富的节庆活动和仪式。韩国旅游发展局称,本次春节长假期间,中国游客约4.5万人,比去年高出三成多。
除此之外,拜年“指间生钱”也让通讯企业赚得盘满钵满。
据了解,全国手机用户数量在2010年是7亿多人,而2011年已经超过9亿人,且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大大增加。多方数据显示,龙年除夕短信拜年依然火爆,仅除夕到年初一的24小时内,全国短信发送量有可能破百亿条。北京联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除夕当天,北京地区短信业务量总计高达9.87亿条,如果按照每条短信资费0.1元来计算,仅除夕一天,北京人短信拜年就要花上近亿元。
在消费模式方面,除了传统的实地购物外,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点击鼠标也能购物的“宅经济”在春节期间格外明显。
“宅经济”的流行,意味着居民消费模式开始走向多元化。龙年春节期间,尽管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却挡不住人们的消费热情:虽不是顶风冒雪到商场超市购物,却是窝在被窝里“购物”。金模网CEO罗百辉认为,针对这些时尚人群的需要以及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和网络支付技术的不断专业化和规范化,足不出户实现消费催生了“宅经济”市场的繁荣。随着消费者购买力不断增强,时尚数码、笔记本、3G手机、黄金等高档商品持续引领整个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万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6%,增速比2010年放缓2.2个百分点。其中,家电、通讯类和住行类商品销售增速放缓。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春节经济虽然红红火火,但客观地说,仍然不能掩饰我国目前内需不振、出口低迷、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形势。在前两年政府大力推进刺激消费政策的背景之下,内需市场却活跃不起来。在今年外围经济不乐观,大规模投资可行性不大的形势下,要保证我国经济“稳中求进”目标实现,振兴消费市场越发急迫。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预计短期内,欧债危机风险还会不断增加,欧债危机给亚洲带来影响,一是导致金融市场不断波动,二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从我国“三驾马车”中的出口来看,受全球经济尤其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前景不乐观。
中金公司报告称,2012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至10%,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将为负。
世界银行预计,2012年中国整体CPI水平将回落至4.1%。
金模网CEO罗百辉认为,外需不振,就要依靠内需。通过扩大消费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长期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外贸业在2012年对经济拉动作用还将减弱,经济增长最终要靠内需。
财经评论员周俊生认为,国内消费市场不给力,消费一直处于相对弱势。我国经济过度依赖于投资与外贸,产生了不少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将推动经济发展的抓手转移到国内市场来。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2012年我国出口肯定会减少,这种下滑的态势还会持续下去。我国中小企业要立足转型,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据了解,我国今年将采取多项措施扩大居民消费,促其较快增长。
2011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2012年1月5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说,今年商务部将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完善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此外,本次商务工作会议上还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商务部将着力于建立促消费的长效机制,改善消费环境、完善流通体系。
2012年2月6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十二五”时期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零售业发展提出一系列具体指导措施,提出将稳步促进无店铺销售业态规范发展,并首次提出将开展废弃物逆向回收渠道试点等方式来发展绿色低碳流通。
根据《意见》,商务部今年将开展绿色产品销售和废弃物逆向回收渠道建设试点工作,引导连锁零售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回收拆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循环消费示范门店”,收旧售新、以旧换新,逐步形成低碳环保产品销售、二手商品寄售和废弃物逆向回收的良性循环体系。
《意见》还对无店铺销售的推进进行了强调,并明确了对网络购物、电话购物、手机购物、电视购物、自动售货机等无店铺销售业态进行鼓励和促进。商务部再次明确了将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办网上商城,重点支持以中小零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第三方平台建设,推动建设行业电子商务平台。
“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3.56亿人,手机用户更是超过9亿,预计2012年手机用户数量将突破10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洪涛表示,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之下,网络购物、手机购物将是发展的趋势和促进现代零售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商务部确定“十二五”目标
商务部在总结“十一五”商务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十二五”商务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商务部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商务发展的九大任务。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流通网络。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充分发挥流通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二是全面提升流通效率和水平。以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化、绿色化为重点,推进流通现代化,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增强流通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是保障流通安全和市场平稳运行。
四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区域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和企业主体结构,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为外贸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五是推动服务贸易大发展。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和我国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规范提升传统服务贸易,着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规模和国际竞争力。
六是提高“引进来”质量和水平。整合市场规模、产业聚集、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优势,积极引进全球高端要素,大力承接研发、服务环节向我国转移,实现从引进资金为主向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服务并重转变,进一步提升外资的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
七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注重防范各类风险,推进“走出去”便利化建设,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
八是优化对外开放空间格局。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逐步形成分工协作、特色发展、互动发展的区域开放格局。
九是发展互利共赢的对外经贸关系。深入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经贸合作空间。
对此,罗百辉认为,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将进入减速调整期,国内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转变商务发展方式也进入攻坚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鼓励企业建立营销网络,将贸易链延伸到境外批发和零售终端,引导生产企业从车间型企业向营销型企业转变。同时,巩固传统产品出口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和档次,支持企业开展产品设计、工艺创新、技术改造和品牌营销,形成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此外,加快推进“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7%左右,5年累计投资5600亿美元,使“引进来”与“走出去”规模大体相当。
商务部将以统筹国际国内为目标,形成内外联动的大市场、大流通、大开放的现代商务发展新格局。外贸方面,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将力争达到10%左右,201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8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1%以上,2015年达到6000亿美元。为了达到这一个目标,商务部计划实施技术、品牌、营销、服务带动出口战略,和积极主动的进口战略,在巩固“中国加工”地位的同时,重点推动“中国营销”。
在国内市场,商务部“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使国内市场总体规模逐步位居世界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2015年达到32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额年均增长16%左右,2015年达到76万亿元。其中,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